–五條港–
十七世紀荷鄭時期,台南、安平間為台江內海,市區海岸線在赤崁樓旁。後隨著台江泥沙慢慢淤積,海岸線逐漸向西延展。清領時期商人們因航運所需,在沙洲間挖了五條水道,分別為新港墘港、佛頭港、南勢港、南河港、安海港,稱為「五條港」。其中新港墘港的信義街段,因專門運送水肥而俗稱「屎溝墘」。五條港作為往福建、澎湖間貨品的渠道,成為台南商業進出口的重地,繁榮一時。
當人們逐漸聚集,就形成了不同的民生聚落,當時的特色是會依照販售商品聚集而形成特別的街區,方便居民購買生活所需。如今的民權路,是以前大西門內貫穿府城的重要大街,沿途分別有帽街、鞋街、花草街……等等。而今日的新美街,舊稱「米街」,清領時期是米糧商號與南北貨的貿易聚集地。至今走在民權路上,依然可看到「繡莊」等等老字號的招牌,和米街一樣,街道大小也維持著當時尚未行車的寬度。
移民來的人們,也帶來了各自家鄉的信仰。為了祈求風調雨順,沿著五條港河道周邊,蓋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廟宇:米街廣安宮、大天后宮、開基武廟、水仙宮……等等。而與老古石街最密切相關的,便是巷子裡的集福宮與兌悅門旁的石獅公了。
1736年,來台開墾的民眾,自福建迎奉玄天上帝來到這裡,最早是在新港墘港底(金民族路三段176巷附近)新建集福祠,到了1835年興建了兌悅樓與老古石街後,才藉由信眾的捐款,將廟宇遷址於此,並更名為集福宮。直到今日仍持續保佑著生活在台南土地上的人們。
然而好景不常,到了十九世紀,五條港下游逐漸淤積,慢慢地僅剩新港墘港與舊運河(約今日金華路以西的民權路段)的水道較深,尚可進出貨物,其餘水道慢慢填平為道路。同時,台灣的出口商品在趨勢轉變下,漸漸從米轉為茶、糖、樟腦,出口重心因而移往北部,且政治中心北移至台北府與大稻埕,在地理、經濟與政治的多重影響下,五條港逐漸沒落,沒了先前的繁榮。
–兌悅門–
「兌」在易經八卦裡為正西,兌悅門即為朝正西方的外城門。站在城牆上眺望,望向的是安平的方向。在五條港繁盛時期,老古石渡口曾是海運大船可抵達的最後地點,貨物在此上下船。從福建往返通商的船隻,途中路經澎湖,部分物資於澎湖港口下船後,會放入老古石(白化的珊瑚礁)作為壓艙石,確保船隻有足夠的重量,安全渡過黑水溝。到了老古石渡口,再將壓艙石卸下,重新載上物資回福建。堆砌在渡口的老古石,便成了當地居民的建材,兌悅門前的街道也因此稱為「老古石街」。
最早的府城城牆其實並無西邊的外城牆,清領時期五條港周遭的商人,為了保護自己免於海盜侵襲,由民間商會捐錢組織義工搭建。最先使用的是竹柵搭配綠珊瑚與刺竹,綠珊瑚的汁液會讓人皮膚過敏、刺竹本身長滿一排銳利的尖刺,以自然植物興建了最初的外城城牆。直到到了1835年,清朝政府就地取材以老古石為城門基座,興建了兌悅門,同時亦以老古石為建材,修建了城牆。
彎曲的外城牆,與直指西方的老古石街,從空中鳥瞰,就如同一把射向西方的弓箭,在風水上形成了弓箭煞,射向安平。無論是巧合或迷信,當時安平郊商也不甘示弱,在昔日的安平天后宮東側(今石門國小)豎立兩座石將軍來破煞。有了石將軍坐鎮,五條港的郊商擔心弓箭煞有可能會反噬回來,集資雕刻一尊石獅公鎮煞。2010年,集福宮更重新為其修建了新廟,與安平對望,持續守護老古石街。
(下圖照片出處: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(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