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媒體報導】將歷史溫暖傳承的 南國大夢 「老古石渡」

採訪/王郁華、從子涵、陳立蓉 攝影/羅元均、李玟潔 撰文/陳立蓉、從子涵

 

   漫步在信義街上,到了盡頭,映入眼簾的是二級古蹟「兌悅門」。紅磚城牆上的陽光灑下,透過樹蔭的影子,映在老古石堆砌起來的街道,午後很恬靜,時間似乎被凝結了。這難令人聯想到,在兩百年前,這裡被稱為「老古石街」,城門的一端迎接著台江內海,彼端面對繁華的市集,這裡曾扮演者台灣貿易重要樞紐的繁華,如今,兌門卸下守護市集商旅安全的責任,但依舊矗立在那,悠悠地看著時代洪流中的故事。

     古時地理位置上此地靠近老古石渡口,在通商輝煌的時代裡,渡口附近會有專門供通商旅人居住的旅館,而「渡」一字也有住宿的意涵,因此老古石渡為取其意命名的。經營者艾蜜莉,在大學時期走入了台南,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愛上這裡。即使在畢業後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,他們仍對這片土地念念不忘。在某此次的機緣下,朋友找到了於信義街的這棟老房子,想經由整修來重新喚醒這段歷史,讓她開始思索想讓下一代看見甚麼未來能藉由什麼方式來回饋台南,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她與朋友喜愛的地方在多方評估之後,她與朋友開始收起行囊,帶著文化保存